我们在《平凡的世界》
我们在《平凡的世界》
作者:熊翠欣
路遥所著的《平凡的世界》,确实是值得再三品读的当代伟作。这部书说的是黄土高原上的平凡的世界,但我们却在其中得到不平凡的人生领悟。
初读《平凡的世界》前20章,还以为写的是文革进行正酣之际陕北土地上的政治形势,讽刺批判盲目服从党的纲领的人民。然而,卒读此书,令人惊喜的是,此书可贵之处不是它清醒的政治觉悟,而是它清醒的平凡觉悟。
是的,当下种种媒体,不乏关于“平凡”的论调,我却不曾发现比《平凡的世界》更深刻的见解。那种见解是透过主人公孙少平去表达的。孙少平世代务农,连精明干练的哥哥,也囿于生活的重担辍学做起家里一把手。那样的际遇,在今天是特殊的悲剧,而在当时,是平凡的无奈。但是,有些人注定会成长。孙少平上高中以后,经历的事、遇见的人,均对他启蒙极大,渐渐地,他蜕变了,不再是从前憨厚自卑又懵懂的少年,而是优秀学生、揽工汉、优秀工人,更重要的是,在好友田晓霞的熏陶下,他遍览先进思想书籍,眼光放得无限远,看事物愈加深刻透彻。伴随着阅读与劳动,孙少平的思想也经历了3个阶段。从开始的对平凡无能为力,到极度渴望走出平凡,不断奋进,最后在对平凡的承认与感谢中踏实进取,不急不躁,实现自己的理想。
平凡是一个很好的词汇,它提醒我们人非生来不同,每个人生长发育所需因素相同,生老病死规律共享,不会飞天遁地,不会长生不老,更不会每天有世界性的大事发生在谁身上。可我们依然活着,尽管平凡。甚至可以说,正因为我们明知注定平凡却努力地生活,所以我们所追求的显得更美好。没有人逃脱得了死亡,也没多少人能无止境地突破生理极限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对于生命的价值,我们有一致的默契:每一天都要拼命去精彩,或为国家,或为集体,或为个人,点滴地上进,平凡却不平庸,向梦想迈步,在反思与前进之间循环。小人物,大人物,小梦想,大梦想,一切如此平凡,又如此坚韧,如此可爱。一个国家由不计其数的平凡的人组成,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最大的价值,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就自然是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的面貌。平凡,是这个自然世界的状态。我们不可能否认平凡,正如不可能否认我们热爱人生,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因为那样深沉而广阔的爱,正是一个个平凡的你我所拥有的财富。
同样可以被称作财富的,还有劳动,以及对苦难的正确观念。并非人人都像孙少平、孙少安一样热爱劳动,对劳动有超凡的认知,尤其是现代脑力社会——尽管大家祖上都是农民出身。就单纯地看到劳动带来的劳累和有时与付出并不对等的收获,很多人宁愿选择守株待兔或者走捷径。这确实是社会的一个问题,却无法简单地斥之为价值观堕落腐朽。人们越脱离劳动,越不知劳动的可贵,越不知又越脱离,恶性循环。其实从根本上,我们缺乏的是对生活方式的静心思考:不劳而获,获得的也包括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参与劳动过后的心安感吗?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觉得那些都是极傻的东西。可是对生活有真体会的人都知道,成就感、心安理得,才是千金不换的幸福。我非常欣赏劳动人民骨子里的一种精髓:无法坐享其成,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不经过自己汗水浸染的成果。物质上的丰富固然重要,精神上的满足才是长足的支柱,凭双手赚来的才叫人骄傲、安心。还有对苦难的正确认识。苦难不一,受苦难打击的程度也不一,但最关键的是我们都得在困厄中成长起来,变得勇敢、宽容,坚定地朝理想出发。平坦的人生欠缺太多的可能性,无法把人从璞石打造成美玉。尊重苦难,懂得了它,人生就多了一位灵魂导师。
联系当下,在读《平凡的世界》过程中,我更像是在读今天的中国。孙少平的理想就是中国梦,黄土高原就是中国的本质映射,平凡而真实。有与百姓同根连气的父母官,有摸不清政治的根本目的的干部,更多的是坚持着梦的普通群众。他们有的有文化,有的吃不饱饭,有的日子勉强过得去,有的肩上担子极重……但无论生活如何,他们生存都有一团火,或是为了出人头地,或是放心不下一大家子,或是有土地情结。这是很震撼人的一种精神!人民带着这么一种精神建设国家,那么国家不辉煌是绝不可能的!国家尊重、保护每一位百姓的梦想,实质上是在推动自己发展进步——没有民众自发地拒绝幸福安康的生活,他们心底对国泰民安的愿景是国运昌盛的内驱力,当内驱力集中、拧成一股,所有个体利益相加即为国家利益,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一体化。我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某些归属灵魂深处的事物是永恒的,例如梦想。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当我看到社会上如《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一类人的存在,我就觉得那并不遥远。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凝聚了14亿中国人的力量。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凭借实干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生命的价值,他的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必需,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都在平凡的世界里生活着,一同经历命运的悲喜起伏,却因为心中有梦,而让一切意义非凡。我相信,中国梦,在平凡而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中国人努力之下,不久的将来会一一实现!
作者:熊翠欣
路遥所著的《平凡的世界》,确实是值得再三品读的当代伟作。这部书说的是黄土高原上的平凡的世界,但我们却在其中得到不平凡的人生领悟。
初读《平凡的世界》前20章,还以为写的是文革进行正酣之际陕北土地上的政治形势,讽刺批判盲目服从党的纲领的人民。然而,卒读此书,令人惊喜的是,此书可贵之处不是它清醒的政治觉悟,而是它清醒的平凡觉悟。
是的,当下种种媒体,不乏关于“平凡”的论调,我却不曾发现比《平凡的世界》更深刻的见解。那种见解是透过主人公孙少平去表达的。孙少平世代务农,连精明干练的哥哥,也囿于生活的重担辍学做起家里一把手。那样的际遇,在今天是特殊的悲剧,而在当时,是平凡的无奈。但是,有些人注定会成长。孙少平上高中以后,经历的事、遇见的人,均对他启蒙极大,渐渐地,他蜕变了,不再是从前憨厚自卑又懵懂的少年,而是优秀学生、揽工汉、优秀工人,更重要的是,在好友田晓霞的熏陶下,他遍览先进思想书籍,眼光放得无限远,看事物愈加深刻透彻。伴随着阅读与劳动,孙少平的思想也经历了3个阶段。从开始的对平凡无能为力,到极度渴望走出平凡,不断奋进,最后在对平凡的承认与感谢中踏实进取,不急不躁,实现自己的理想。
平凡是一个很好的词汇,它提醒我们人非生来不同,每个人生长发育所需因素相同,生老病死规律共享,不会飞天遁地,不会长生不老,更不会每天有世界性的大事发生在谁身上。可我们依然活着,尽管平凡。甚至可以说,正因为我们明知注定平凡却努力地生活,所以我们所追求的显得更美好。没有人逃脱得了死亡,也没多少人能无止境地突破生理极限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对于生命的价值,我们有一致的默契:每一天都要拼命去精彩,或为国家,或为集体,或为个人,点滴地上进,平凡却不平庸,向梦想迈步,在反思与前进之间循环。小人物,大人物,小梦想,大梦想,一切如此平凡,又如此坚韧,如此可爱。一个国家由不计其数的平凡的人组成,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最大的价值,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就自然是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的面貌。平凡,是这个自然世界的状态。我们不可能否认平凡,正如不可能否认我们热爱人生,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因为那样深沉而广阔的爱,正是一个个平凡的你我所拥有的财富。
同样可以被称作财富的,还有劳动,以及对苦难的正确观念。并非人人都像孙少平、孙少安一样热爱劳动,对劳动有超凡的认知,尤其是现代脑力社会——尽管大家祖上都是农民出身。就单纯地看到劳动带来的劳累和有时与付出并不对等的收获,很多人宁愿选择守株待兔或者走捷径。这确实是社会的一个问题,却无法简单地斥之为价值观堕落腐朽。人们越脱离劳动,越不知劳动的可贵,越不知又越脱离,恶性循环。其实从根本上,我们缺乏的是对生活方式的静心思考:不劳而获,获得的也包括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参与劳动过后的心安感吗?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觉得那些都是极傻的东西。可是对生活有真体会的人都知道,成就感、心安理得,才是千金不换的幸福。我非常欣赏劳动人民骨子里的一种精髓:无法坐享其成,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不经过自己汗水浸染的成果。物质上的丰富固然重要,精神上的满足才是长足的支柱,凭双手赚来的才叫人骄傲、安心。还有对苦难的正确认识。苦难不一,受苦难打击的程度也不一,但最关键的是我们都得在困厄中成长起来,变得勇敢、宽容,坚定地朝理想出发。平坦的人生欠缺太多的可能性,无法把人从璞石打造成美玉。尊重苦难,懂得了它,人生就多了一位灵魂导师。
联系当下,在读《平凡的世界》过程中,我更像是在读今天的中国。孙少平的理想就是中国梦,黄土高原就是中国的本质映射,平凡而真实。有与百姓同根连气的父母官,有摸不清政治的根本目的的干部,更多的是坚持着梦的普通群众。他们有的有文化,有的吃不饱饭,有的日子勉强过得去,有的肩上担子极重……但无论生活如何,他们生存都有一团火,或是为了出人头地,或是放心不下一大家子,或是有土地情结。这是很震撼人的一种精神!人民带着这么一种精神建设国家,那么国家不辉煌是绝不可能的!国家尊重、保护每一位百姓的梦想,实质上是在推动自己发展进步——没有民众自发地拒绝幸福安康的生活,他们心底对国泰民安的愿景是国运昌盛的内驱力,当内驱力集中、拧成一股,所有个体利益相加即为国家利益,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一体化。我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某些归属灵魂深处的事物是永恒的,例如梦想。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当我看到社会上如《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一类人的存在,我就觉得那并不遥远。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凝聚了14亿中国人的力量。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凭借实干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生命的价值,他的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必需,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都在平凡的世界里生活着,一同经历命运的悲喜起伏,却因为心中有梦,而让一切意义非凡。我相信,中国梦,在平凡而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中国人努力之下,不久的将来会一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