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富强,民族复兴之梦》

                                                             大国富强,民族复兴之梦
                                                                  作者:邱鸿辉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文明国度。这一路走来,饱经沧桑与磨难。同时,它又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当经历过一番磨难之后,就变得更加强大与繁荣。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民开始追寻自己的梦想,开始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近三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东方的这头睡狮正慢慢苏醒。

    近年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页岩气勘探到量子计算机研发,深空,深海,深地,深蓝,中国科技突破全方位出现,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科技成果惊艳全球。这一年,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成功构建,”海洋六号“科考船刷新多项极地和深海科考记录等,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科技创新领域”国之重器“不断涌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中国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乘势而上,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国近年来取得的另一个伟大成就则是在扶贫领域。“但愿苍生饱暖”,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美好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壮举,从而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在中国政府的大力努力下,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辍学率也不断下降,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同时推广了一大批农业适用技术,农民科学用田的水平明显提高。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曾认为:“如果以减贫的人口数量为标准,中国无疑是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中国政府在带领广大人民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世界多数国家的扶贫活动都是由慈善机构发起的,中国则由各级政府主导。缓解和消除贫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政府矢志不渝的宗旨。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在2020年梦想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消除贫困的进程,这是中国政府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践行。

    尽管我们国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但为了在未来走的更远,还需要中国梦的支撑。梦想承载希望,成就未来,是一个国家,民族奋然前行的精神火炬。实现中国梦,既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更是每个青年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位青年学子都要自觉把“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作为人生价值追求,努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梦之队员”。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只有将中国梦具体化为每个人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才能得以真切地展开,才能“好梦成真”。、这是每个青年学子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将中国梦落实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以实干精神来践行中国梦。中国梦作为具有现实性的奋斗理想,其价值不能停留在梦幻之中,而要显现在激发起来的行动与力量之中。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更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用我们的青春谱就中国梦想成真的乐章。

    中国正在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中国模式”也代表了世界发展模式的未来潮流,但我们还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成为真正的国际大国还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将自身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