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和他的出师表》
孔明和他的出师表
作者:古睿
我端坐在一方木桌前,军棚内,祥和平静如水,军棚外,烽火连天不休。想这国、这局、这王,顿时便有无数只小蚂蚁啃噬我的心头,我只得抹开一晕墨,大笔一挥,写下“出师表”三个大字。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吾愿以此表,一陈吾心中所念。…
不知主公有没有听说过一种鸟,叫“荆棘鸟”,它们一生不停的飞翔,却缄默不语,从离开雀巢开始,便不停执着地寻找荆棘树。当它们终于如愿以偿,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和着血和泪放声歌唱。主公,我也是一只荆棘鸟,在先主刘备三顾茅庐前,我也在寻寻觅觅着。如今我才知道,我身上这重重的头衔,就是属于我的荆棘树。我若是不像荆棘鸟一样气竭命陨,以身殉歌,那怎么对得起“丞相府”三字?于是我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七擒七纵,捕得孟获。我不愿我的歌声只是一小股涓涓细流,我想放声高歌,唱出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使人间所有的声音刹那间黯然失色。我不甘心于平定南方,我还决心北伐曹魏。难道我不知道蜀魏兵力悬殊,这无疑铤而走险吗?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这是先主遗愿。我能做的不多,只能忠心地执行并完成他的愿望,这是我的本职。
街道上小娃娃手里拿的画册把我描绘得十面威风,百姓口中一传十传百的故事我也略也耳闻,但我也不是一贯地威风堂堂、自信满满。想当初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我却无兵御敌。我唯能选择大开城门,抚琴于城楼。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一曲琴声的时间,我看上去意气风发,胸有成竹,殊不知我抚琴的手也在微微颤抖。想如今先帝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我在军营里看似神情自若,殊不知我内心苦涩的愁也一晕晕散开。于是,在成败利钝还难以预知之时,我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我只能“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是我最后的职分。
后世或称赞我为“敬业”吧。这听起来确实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头,可是先帝交付我重任的那晚,各种五味杂陈、夙夜忧叹、辗转反侧也都是我一个人扛着。我大可将手头上的一切置之不理,回我的南阳,荷锄耕于田间。但我堂堂“丞相府”的名义不允许。后主不如先主般当机立断、有勇有谋,这我也知晓,但我若不竭忠尽智地辅佐他,或存有半点僭越之心,那么这羽扇纶巾恐怕也都要斥责我、贬低我了。
而我早已分不清这“业”是什么了,是我个人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小事业,还是北定中原的蜀国大业?或许这两者早已水乳交融,不可分离了。再来说“敬”,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我不过也执着于这蜩翼之知罢了。我也时常忘记老之将至,仿佛我还是那个意气风发、胸吐云气的中年人,收三川,排八阵,六出七擒,取四蜀,定南蛮,东和北拒。有人为济危于乱世,他们呕心沥血;有人为闻达于诸侯,他们殚精竭虑;而我,只为酬三顾之恩,奔波至今,我敬的,不过是这一丝执念罢了。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愿后世问起,吾便答,忠于陛下之职分,此乃敬业也。”
写罢搁笔。军棚外,一声声急切的呼唤声“军师!军师!”传来,而我笔下的墨仍在缓缓流淌......
作者:古睿
我端坐在一方木桌前,军棚内,祥和平静如水,军棚外,烽火连天不休。想这国、这局、这王,顿时便有无数只小蚂蚁啃噬我的心头,我只得抹开一晕墨,大笔一挥,写下“出师表”三个大字。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吾愿以此表,一陈吾心中所念。…
不知主公有没有听说过一种鸟,叫“荆棘鸟”,它们一生不停的飞翔,却缄默不语,从离开雀巢开始,便不停执着地寻找荆棘树。当它们终于如愿以偿,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和着血和泪放声歌唱。主公,我也是一只荆棘鸟,在先主刘备三顾茅庐前,我也在寻寻觅觅着。如今我才知道,我身上这重重的头衔,就是属于我的荆棘树。我若是不像荆棘鸟一样气竭命陨,以身殉歌,那怎么对得起“丞相府”三字?于是我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七擒七纵,捕得孟获。我不愿我的歌声只是一小股涓涓细流,我想放声高歌,唱出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使人间所有的声音刹那间黯然失色。我不甘心于平定南方,我还决心北伐曹魏。难道我不知道蜀魏兵力悬殊,这无疑铤而走险吗?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这是先主遗愿。我能做的不多,只能忠心地执行并完成他的愿望,这是我的本职。
街道上小娃娃手里拿的画册把我描绘得十面威风,百姓口中一传十传百的故事我也略也耳闻,但我也不是一贯地威风堂堂、自信满满。想当初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我却无兵御敌。我唯能选择大开城门,抚琴于城楼。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一曲琴声的时间,我看上去意气风发,胸有成竹,殊不知我抚琴的手也在微微颤抖。想如今先帝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我在军营里看似神情自若,殊不知我内心苦涩的愁也一晕晕散开。于是,在成败利钝还难以预知之时,我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我只能“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是我最后的职分。
后世或称赞我为“敬业”吧。这听起来确实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头,可是先帝交付我重任的那晚,各种五味杂陈、夙夜忧叹、辗转反侧也都是我一个人扛着。我大可将手头上的一切置之不理,回我的南阳,荷锄耕于田间。但我堂堂“丞相府”的名义不允许。后主不如先主般当机立断、有勇有谋,这我也知晓,但我若不竭忠尽智地辅佐他,或存有半点僭越之心,那么这羽扇纶巾恐怕也都要斥责我、贬低我了。
而我早已分不清这“业”是什么了,是我个人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小事业,还是北定中原的蜀国大业?或许这两者早已水乳交融,不可分离了。再来说“敬”,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我不过也执着于这蜩翼之知罢了。我也时常忘记老之将至,仿佛我还是那个意气风发、胸吐云气的中年人,收三川,排八阵,六出七擒,取四蜀,定南蛮,东和北拒。有人为济危于乱世,他们呕心沥血;有人为闻达于诸侯,他们殚精竭虑;而我,只为酬三顾之恩,奔波至今,我敬的,不过是这一丝执念罢了。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愿后世问起,吾便答,忠于陛下之职分,此乃敬业也。”
写罢搁笔。军棚外,一声声急切的呼唤声“军师!军师!”传来,而我笔下的墨仍在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