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起,国有大行存款利率新调整,手握定期存款的人做好3个准备
来源:南粤文化交流中心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5-01-15 11:42:26
在金融的海洋里,银行存款利率就像一艘航行的船只,不断地随着经济的浪潮起伏变化。而如今,从 12 月起,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又迎来了新的调整,这可让手握定期存款的人们心里泛起了层层涟漪,大家都在思考着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曾经,银行存款利率还算比较稳定,是人们存放财富的安心之所。可如今,情况却大不一样了。单看那公开的数据,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平均已经跌破了 2%,这数字一出来,着实让人吃了一惊。就拿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来说,它们的存款利率分别只有 1.1%、1.50% 和 1.55%。和前几年相比,那下降的幅度可真是不小,仿佛是从一座高山一下子跌到了谷底,这也清楚地表明,存款利率已经迈入了 “1” 时代。

其实,这并不是国有大行的第一次利率调整动作。从 2022 年 9 月开始算的话,已经经历了六轮的调整,而这次的调整更是达到了历史较低的水平。业内人士对此也发表了看法,他们说随着利率整体下行的趋势,银行不得不通过调整存款利率来应对市场的变化。这背后的原因呢,主要是利率倒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长期利率的预期。就好比市场是一个无形的大手,在悄悄地推动着银行做出这些改变。
今年,国有大行已经进行了第二轮调整。这不禁让人猜测,是不是市场流动性增加了,导致理财市场整体收益率下降了呢?为了刺激市场经济,促进资金流通,同时保持银行的利润,银行似乎也只能使出降低存款利率这一招了。无论是个人储户还是企业客户,都受到了这一调整的影响。

在今年 10 月的时候,银行存款利率的情况是这样的:3 个月期的平均利率在 1.268%,6 个月期平均利率为 1.471%,1 年期平均利率为 1.588%,2 年期平均在 1.701%,3 年期平均达到 2.061%。可以看出,整体的利率水平都在不断地下调。
而最近又推出了一个 “自律机制”,这又是什么呢?原来,它主要是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了 “利率调整兜底条款” 的一项自律协议。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协议存续期间,存款利率的调整能够及时在实际业务中体现出来。这就好像给银行开了一扇窗,让银行在利率调整上有了一定的权限。不过,有人就担心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存了 3 年期或者 5 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也会跟着下调呢?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个协议主要是针对少数的机构或者企业做出的规范,对于个人的定期存款利率并没有影响。当然,客户如果对这个协议不满意,也有权选择接受或者提前终止协议。
随着 “降息潮” 的继续,人们不禁思考,个人存款利率是不是也会跟着下降呢?在这种情况下,是把钱存银行还是投资银行股更划算呢?这成了大家心中的疑问。

从保值的角度来看,存款利率进入 “1” 时代后,像 3 年期、5 年期的存款放在银行里,想要完全实现资产保值似乎变得有些困难了。即使是大额存单,虽然利率比同期存款利率高一点,但也不能完全满足资产保值的需求。这时候,投资银行股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单看 4 大国有大行的数据,A 股 股息率平均低于 5%,H 股股息率均高于 6%,而其他银行平均 A 股不到 5%,H 股平均在不到 7%,它们之间的股息率大概差在接近 2%。从股价波动稳定性来看,A 股 低于 H 股,也就是说 A 股银行稳定性相对更高一些。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当然是希望利益最大化。所以,当 4 个国有大行比其他银行股息率高的时候,可能就是投资的最佳时机。
那么,手握定期存款的人该怎么做呢?首先,在 “降息潮” 的背景下,一定要做好资产的多方面配置,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说,可以把一部分钱存为大额存单,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另一部分钱可以考虑投资 A 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风险和收益。这就像是一场资产的棋局,要合理布局,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

下一篇:今年“两新”政策最新部署来了
返回列表